3 术语和定义
3.1 预防性试验
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
3.2 在线监测
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
3.3 带电测试
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试。
3.4 红外检测
利用红外技术对电力系统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带电设备进行检测和诊断。
3.5 绕组变形测试
利用频率响应分析及电抗法对变压器绕组的特性进行测试,判断其是否存在扭曲、断股、移位、松脱等变形现象。
3.6 局部放电带电测试
利用特高频、超声波、地电波等技术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如GIS、变压器、电缆系统、开关柜等)进行局部放电带电测试,判断其是否存在绝缘缺陷。
3.7接地网安全性状态评估
对表征变电站接地网状态的接地阻抗、地线分流系数、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地网电位分布等参数进行实测和数值分析,结合接地网完整性和腐蚀性检查与诊断,综合评价变电站发生短路故障情况下,地网电位升高、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等指标是否满足一、二次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的要求。
3.8 现场污秽度(SPS)
在参照绝缘子连续积污3~5年后开始测量,在整个合适的时段内所记录到的ESDD/NSDD的最大值。
3.9 等值附盐密度(简称盐密,ESDD)
溶解后具有与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自然沉积物溶解后相同电导率的氯化钠总量除以表面积,一般表示为mg/cm2。
3.10 不溶物密度(简称灰密,NSDD)
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非可溶残留物总量除以表面积,一般表示为mg/cm2。
3.11 固定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将电容器串接于输电线路中,并配有旁路断路器、隔离开关、串补平台、支撑绝缘子、控制保护系统等附属设备组成的装置,简称固定串补。
3.12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将并联有晶闸管阀及其电抗器的电容器串接于输电线路中,并配有旁路断路器、隔离开关、串补平台、支撑绝缘子、控制保护系统等附属设备组成的装置,简称可控串补。
3.13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
由电阻值与电压呈非线性关系的电阻组成的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设备。
3.14 触发型间隙
在规定时间内承载被保护部分的负载电流或(和)故障电流,以防止电容器过电压或金属氧化物限压器过负荷的受控触发间隙。
3.15 阻尼装置
用来限制电容器相组保护设备旁路操作时产生的电容器放电电流的幅值和频率,并使之快速衰减的设备。阻尼装置有阻尼电阻和阻尼电抗器。
3.16 旁路断路器
旁路断路器是一种专用的断路器,要求其具有快速合闸能力,用来旁路串联补偿设备,是串联补偿装置投入和退出运行的主要操作设备。
3.17 电阻分压器
利用串联电阻对高电压进行分压的分压器。
3.18 符号
Un 设备额定电压
Um 设备最高电压
U0/U 电缆额定电压(其中U0为电缆导体与金属套或金属屏蔽之间的设计电压,U为导体与导体之间的设计电压)
U1mA 避雷器直流lmA下的参考电压
tanδ 介质损耗因数
3.19 常温
本标准中使用常温为10℃~40℃。